标本兼治或能提升16MnD无缝钢管钢企盈利能力
近年来,钢铁行业16MnD无缝钢管盈利才能降落,产量高、效益低,进入了微利时期。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归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下同)利润总额897亿元,销售利润率2.91%,远低于全国工业6.2%的均匀程度。2011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64亿元,销售利润率3.14%,在全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位列倒数,若扣除投资收益、停业外收支等要素,主停业务利润率仅2.55%。钢铁企业效益低下,不只投资者难以得到好的报答,而且限制企业开展。
效益低下的缘由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铁矿石等原资料价钱大幅上涨、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要素,内因是长期以来粗放增长积聚的深层次矛盾,包括构造不合理、资源保证水平低、创新才能不强等方面。总体看,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主导,单纯希望市场价钱呈现转机使企业走出窘境是不理想的。钢铁企业需求实在转变开展方式,抓住“十二五”产业构造调整重要机遇期,加快构造调整步伐,治本和治标相分离,全方位提升盈利才能。
推进构造调整,降本钱增效益
一是调整工艺构造,降低消费本钱。普通钢铁产品的原料和能源本钱约占总本钱的80%,是影响消费本钱的最主要要素。目前,大中型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比照国际先进程度尚有差距,例如,能耗均匀高10%左右。差距就意味着潜力,企业应经过采用先进技术配备替代落后配备、施行技术改造、开展循环经济等措施,进步效率、降低能耗。这样既可有效降低本钱,又有利于缓解节能减排压力。
二是调整产品构造,进步产品附加值。附加值越高的产品,原料和能源本钱占总本钱的比重越小,受原资料涨价的影响越小。因而,企业应多消费高附加值产品,用先进、高效、节能、节材产品替代低档落后产品。
三是推进16MnD无缝钢管结合重组,发挥范围效益。施行结合重组,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大企业范围经济效益,降低本钱费用。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粗钢产量2000万吨以上大企业均匀吨钢利润210元,高于2000万吨以下企业145元的均匀程度。换言之,2000万吨以上大企业用46.32%的粗钢产量完成了57.1%的利润,其中宝钢集团用7.03%的粗钢产量完成了26.33%的利润。大企业利润率相对较高,既有技术先进的奉献,又有范围效益的作用。
增强资源保证,破解“瓶颈”限制
一是进步国内资源掌控才能。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例如,经过投资勘探、购置矿权、参股等方式掌控资源,扩展铁矿石消费范围,研讨开发应用特殊矿、深部铁矿、低品位矿等。经过与煤炭企业合资、参股以及树立战略联盟等方式,稳定煤炭供给渠道,降低采购本钱。
二是施行“走进来”战略。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展开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协作、投资建立以及对外参股、并购等,增加权益铁矿数量。此外,经过投资、合资等方式到国外建立钢铁厂,以及参股、并购国外钢铁企业等,亦是应用国外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加强创新才能,提升盈利空间
我国与世界钢铁强国的主要差距之一是创新才能不强,中心技术控制水平较低,产品层次低且同质化严重,过度依赖价钱竞争。加强创新才能是提升盈利空间的重要手腕。
一是加大创新投入,尽快将企业R&D投入占主停业务收入的比重进步到2%以上,加强科技创新驱动才能。
二是积极研讨应用先进技术。例如,特殊矿、深部铁矿等资源开发应用技术,高效冶炼技术,干净钢消费技术,细晶(超细晶)轧制技术,在线热处置、在线性能控制、在线强迫冷却的新一代TMCP技术,钢材性能在线监测、预告、控制技术等。
三是研发作产高层次关键钢材种类,消费高强度、小公差、耐腐蚀、高效节约型的高档钢材,获取超额利润。
开展效劳型制造,延伸价值链
效劳型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开展的根本趋向。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钢铁行业将来市场空间主要来源于向高端的提升以及效劳的延伸拓展,种类、质量、效劳是将来钢铁企业中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钢铁企业需求开展效劳型制造,使效劳成为主要的竞争手腕,经过效劳活动完成稳定的客户价值锁定,完成增值和本身利益诉求。经过提供钢铁产品延伸效劳、提供全面处理计划、全程参与设计效劳、提供个性化定制效劳、树立钢材效劳中心等方式,促进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效劳商转变,延伸价值链。这是破解16MnD无缝钢管效益低下困局的有效途径之一。